“神奇!我膝酸痛5年,在這里通過小針刀治療一次后疼痛就大大緩解,效果立竿見影!“近日,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中心病房內,69歲的趙奶奶激動地說道。
據趙奶奶描述,她2020年11月在外院行左膝關節置換術,術后的左膝關節外側仍然一直疼痛,發熱,一年以來,長期吃止痛藥來止痛,每天晚上局部冰敷才能入睡。經人介紹,趙奶奶來到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中心住院尋求術后康復治療。入院后完善各項檢查,李釗主任查房詢問病史及查體后對趙奶奶的病情進行了診斷和分析:患者在外院行手術后遺留膝關節外側疼痛、發熱一直無法解決,但從患者術后X片來看,假體安放位置及下肢力線卻是好的。我們綜合患者各項檢查及查體來看,考慮是因為膝關節周圍軟組織平衡出了問題,可以通過小針刀治療,調節膝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生物力學平衡。醫生隨即制定了采用中醫理療和小針刀治療的綜合治療方案。

在趙奶奶一個多星期的住院治療過程中,第一次小針刀針刺治療后,趙奶奶一開始就明顯感到疼痛與發熱的癥狀得到了有效緩解,不需要每天晚上局部冰敷,也不再依賴止痛藥了。當醫生查房時,趙奶奶表示疼痛緩解了80%,現在關節活動自如,她對自己病癥的康復感到非常高興,于是便有了文初這一幕。趙奶奶待疼痛消失后便出院了。
據李釗主任分析,從趙奶奶術后X片來看,手術是成功的。但趙奶奶術后關節外側一直疼痛,發熱,考慮是因為膝關節周圍軟組織平衡出了問題,通過小針刀治療來調節和松解身體肌腱韌帶,以恢復膝關節生物力學平衡,這改善了患者膝關節周圍的不適。

傳統中醫認為,小針刀療法為《皇帝內經》的鈹針行輸刺法,《內經·靈樞·九針十二原》屬于鈹針,“……鈹針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是泄法為主。”《靈樞·官針》云:“凡刺有五,……輸刺者,直入直出,深內之至骨,以取骨痹。”小針刀主要使用一型針刀,直徑1mm,刀刃0.8mm。刀具較普通針灸針粗、硬,帶刃。

根據古今中外理論,醫生結合自己的個人經驗取穴及手法運氣,通過在膝關節以外的部位進行針刀治療,來調整整體的力學分布情況,從而達到減輕關節應力,緩解疼痛,恢復關節功能的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根據激痛點理論,可在膝關節以外的扳機點針刺,來緩解局部的疼痛。比利時醫師Godelieve Denys-Struyf提出肌肉鏈概念,總結10條肌肉鏈,左右各5條。

李釗解釋,小針刀療法起效的原理,可以拿機械運行來形容。人體是一個精密的機器,筋脈猶如人體機械裝置中的皮帶與軸承,可以通過調正皮帶的張力和平衡,起到延緩軸承磨損的作用。醫生根據扳機點部位,手摸心會,局部一般與對側相比存在異樣,對一處或者多處針刺,來對疼痛部位進行治療。

在長期臨床工作中,李釗發現小針刀治療膝關節痛效果良好,許多病人在進行針刀術后疼痛即可緩解。
小針刀適用人群:膝蓋冷或發熱(進風的感覺很重,膝蓋溫度異于其他地方)、膝蓋痛(上下樓梯疼)、膝蓋響(膝蓋走路起來咯吱咯吱響,總感覺里面沒有潤滑液)


他強調,小針刀首先要辨患者體質強弱,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做小針刀治療。小針刀對肌肉緊張者,氣血旺盛者針刀治療效果良好,而對肌肉松弛無力,氣血虛弱者針刀治療效果一般,甚至無效。

主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全國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
擅長:膝骨關節病、股骨頭壞死、髖關節發育不良、各種軟組織,肌肉,韌帶等勞損性疾病及各種骨折、脫位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骨傷科分院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江南西路青竹大街22號

擅長:膝關節病、股骨頭壞死、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畸形等骨關節疾病的中西醫結合保守治療及微創手術治療。尤其擅長運用中醫療法結合關節微創、保關節重建與人工關節置換技術治療膝關節、髖關節疾病。